您当前所在的位置:网站首页 > 放射粒子
关于放射粒子辐射防护
发布:2013-04-15 [返回列表]
1.对病人
I125放射粒子的有效半径为1.7cm。通过调整组合的放射粒子之间距离,重叠的γ射线能量可以有效覆盖肿瘤全部,以及与肿瘤边缘正常组织内的亚临床区域。随着离放射源的距离延长,γ射线能量迅速衰减,对周围正常组织损伤轻微,不会发生其他器官组织的损伤。
2.对手术医生
医生在术中正确使用防护物品,佩戴铅眼镜和铅围领对眼睛和甲状腺进行防护;进行粒子植入时,使用长柄镊子取放粒子,粒子仓口朝地,尽量远离人体, 植入粒子速度须迅速;注意检测废弃的粒子,须将其放入放射性废物桶内,术后须用γ射线监测仪仔细检测工作台面及地面有无遗撒的粒子,发现后即时处理,以免放射性污染。由于I125粒子有效放射半径仅有1.7cm,术中医生正确防护后接受的射线辐射剂量是安全范围内的。
3.对患者家属
由于I125粒子有效半径小且能量随距离迅速衰减,防护变得相对容易。Cattani等对200例前列腺癌接受放射性I125粒子植入患者手术后1d进行观察,皮肤平均暴露剂量为41.3microSv/h,距皮肤50cm处平均剂量为6.4microSv/h,监测数据均低于欧洲原子能共同体96/29方针和意大利法律关于所受辐射剂量的限制标准。
我国新基本标准规定公众照射的剂量限值为年有效剂量不超过1mSv。在患者植入的放射性粒子活度为1.85×109Bq,家属距离患者20cm的情况下,家属因全程陪伴患者而接受的年辐射剂量为0.7mSv,低于国家标准规定的年剂量限值。
所以患者术后一般护理(如观察病情),不需特殊防护,只有在近距离( <20 cm) 护理时需在患者粒子植入部位覆盖0.18~0.25 mm 铅当量橡胶布或工作人员穿铅衣。我们推荐患者家属距离患者粒子植入部位保持50cm以上,婴幼儿及孕妇应避免接触患者。
4.对公众与环境
由于I125粒子有效半径小且能量随距离迅速衰减,半衰期只有60.1天,患者出院后,临床监测显示,无屏蔽情况下,距离患者50cm和1 m,辐射剂量均在国家标准规定的公众限值2.5 μSv /h 以下,故出院患者无需特殊防护,与其他人之间采用1 m 距离防护是很安全的。术后6个月后便无需防护,但患者术后应定期检查,粒子有无移位,对易脱落者采取有效措施,防止丢失。
对早期死亡者,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GB16360-1996 《临床核医学放射卫生防护标准》规定,无需特殊防护和处理含放射性核素尸体的I 125的标准上限值为: 死后防腐40 MBq,掩埋400 MBq,火化4000 MBq。
所以,植入I125 粒子放射性在3.7×109 Bq 以下时,早期死亡火化的尸体无需特殊防护,对环境不会造成影响。
I125放射粒子的有效半径为1.7cm。通过调整组合的放射粒子之间距离,重叠的γ射线能量可以有效覆盖肿瘤全部,以及与肿瘤边缘正常组织内的亚临床区域。随着离放射源的距离延长,γ射线能量迅速衰减,对周围正常组织损伤轻微,不会发生其他器官组织的损伤。
2.对手术医生
医生在术中正确使用防护物品,佩戴铅眼镜和铅围领对眼睛和甲状腺进行防护;进行粒子植入时,使用长柄镊子取放粒子,粒子仓口朝地,尽量远离人体, 植入粒子速度须迅速;注意检测废弃的粒子,须将其放入放射性废物桶内,术后须用γ射线监测仪仔细检测工作台面及地面有无遗撒的粒子,发现后即时处理,以免放射性污染。由于I125粒子有效放射半径仅有1.7cm,术中医生正确防护后接受的射线辐射剂量是安全范围内的。
3.对患者家属
由于I125粒子有效半径小且能量随距离迅速衰减,防护变得相对容易。Cattani等对200例前列腺癌接受放射性I125粒子植入患者手术后1d进行观察,皮肤平均暴露剂量为41.3microSv/h,距皮肤50cm处平均剂量为6.4microSv/h,监测数据均低于欧洲原子能共同体96/29方针和意大利法律关于所受辐射剂量的限制标准。
我国新基本标准规定公众照射的剂量限值为年有效剂量不超过1mSv。在患者植入的放射性粒子活度为1.85×109Bq,家属距离患者20cm的情况下,家属因全程陪伴患者而接受的年辐射剂量为0.7mSv,低于国家标准规定的年剂量限值。
所以患者术后一般护理(如观察病情),不需特殊防护,只有在近距离( <20 cm) 护理时需在患者粒子植入部位覆盖0.18~0.25 mm 铅当量橡胶布或工作人员穿铅衣。我们推荐患者家属距离患者粒子植入部位保持50cm以上,婴幼儿及孕妇应避免接触患者。
4.对公众与环境
由于I125粒子有效半径小且能量随距离迅速衰减,半衰期只有60.1天,患者出院后,临床监测显示,无屏蔽情况下,距离患者50cm和1 m,辐射剂量均在国家标准规定的公众限值2.5 μSv /h 以下,故出院患者无需特殊防护,与其他人之间采用1 m 距离防护是很安全的。术后6个月后便无需防护,但患者术后应定期检查,粒子有无移位,对易脱落者采取有效措施,防止丢失。
对早期死亡者,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GB16360-1996 《临床核医学放射卫生防护标准》规定,无需特殊防护和处理含放射性核素尸体的I 125的标准上限值为: 死后防腐40 MBq,掩埋400 MBq,火化4000 MBq。
所以,植入I125 粒子放射性在3.7×109 Bq 以下时,早期死亡火化的尸体无需特殊防护,对环境不会造成影响。